与其抱怨命运不公,不如用勤奋创造自己的机会

Y-R-L12个月前 (05-25)生活志2830

生活不如意十之八九,因此,我们总是不满意的多。人的满意分为两种,一种对自身的,一种是对外界的。外界我们控制不了,外界常常令我们促不及防的产生不愉快,如下班时今天没赶上末班车,早上上班时堵车,这些外界的不愉快不可避免的会影响我们自己的不满意,是不是我天生的命不好,倒霉事全占了,是不是天生就不行,为什么那么多的不如意?

这时,人就会产生自怨自艾的情绪,说到这个自怨自艾,能够暂时的让自己处于自我的境界,隔离与外界的不愉快事实,产生一种悲愤的情结。简单的说就是,让倒霉的事实转换成内在的一种情绪,不考虑事实本身,而是让自己与情绪感受在一起。

这能够让我们暂时忘记事实本身,而体验一种痛苦的情绪,如果这时,你能够战胜自我,用强有力的内心力量化解之,那么人迎来的就是“太阳依旧升起的明天”,可是有一部分人会沉浸在一种低迷的情绪状态中,自怨自艾,不能自拔。

这是一种很危险的情况,他们会怨天忧人,也会怨恨自己,一般的情况下,长时间处于这种情结的人,并不是因为刚好那些倒霉的事引起的,而是他们以前曾遭受过巨大的心灵创伤,长时间痛苦的经历,这些倒霉的事儿不过是个引子,他们遇上了,就会联想到以前那些痛苦的经历,这时,就很容易陷入心灵危机。

人一旦遇到这些情况,正确的做法,就是接受承认那些事实,不排斥不抗拒,既然往事已过,就让它们成为过去,和过去说拜拜,做好现在的自己,做好现在手头应做的事。顺其自然,为所当为,过去的不能改变,那就改变现在和未来。

这时,有人会说,那处于这种低迷的状态,到底怎么办呢?我要说的是,你的这种低迷状态是一种“想”的结果,你的注意力在于思考,而要把“想”的方式转换成“做”的方式,那么你注意力就转变了,你就会改变当下的感受,而进入另一种感受,这时的低迷情结就中断了,你可以处于另一个维度里,从而就改变了自己。

“做”就是做事的意思,你不停的做事,就没有机会也没有时间来思考体验那些不好的情绪了。曾有个男生失恋后,处于深深的痛苦中,父母建议他去找一份工作,他找到了一份程序员的工作,为了摆脱痛苦,他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,双休也不休息,后来,被老板赏识,不仅加薪,还被提为技术部的主管。这个真实故事中的男生就是通过工作来转移注意力,摆脱失恋痛苦的成功例子,人一生总是有许多不如意,可是当自己面临不如意时,我们应当坚信,任何问题都是有解决的办法的,有时,在于我们转换一下思路,转变一种方式。

人的生命实际上是一种能量的体现,当我们的这一能量在这一种方式受堵时,就换另一种方式,当我们的能量在这一时空受阻而不通畅时,不妨换一个地方从新开始。我们的不如意不舒服都是我们的生命能量不顺畅,没有自由流动,我们所要做的就是,遇到寻找对的地方对的时间对的人对的方式,让我们顺畅起来。

我们没有义务也没有办法让所有人满意,但是我们最应该让自己满意,让自己幸福,而通往幸福的道路,也是我们终生奋斗的历程,我们必须努力做事,让成功证明自己的实力和价值。勤奋夯实做事,会让我们很少陷入心灵危机,会让我们成为现实主义者,当然了,也会让我们更快成功。

声明:本文由情感阁编辑整理推荐。致力于打造情感共鸣的阅读空间文章来源于互联网,不确定是否原创及转载。

            我们尊重原创,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告知 →意见反馈,我们将做删除处理!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qinggange.com/Life/85.html

“与其抱怨命运不公,不如用勤奋创造自己的机会” 的相关文章

细雨成殇

细雨成殇

午夜,轻风抚摸窗轩,摊开的如莲心事,伴随着浅夏的脚步徐徐而来。迎春花依旧绽放着,只是多情的绵柔细雨陪伴着整个漫长的午夜,淋浇着翩然而止的相思梦,双宿双栖似曾镜花水月一般,随着暮春的脚步渐行渐远,却不知...

过的很苟且,可我不会让她知道

过的很苟且,可我不会让她知道

“你大学都学了什么东西,这个方案烂成什么样我不评价了,明天上班给我一个不辞退你的理由”听完领导的咆哮,捡起桌上散乱的方案。今晚又要化身工作狂了。“兄弟,又被骂了?”回到座位旁边的兄弟凑了过来“呵,习惯...

不害怕改变,才是给自己最好的安全感

不害怕改变,才是给自己最好的安全感

前几天,有个新婚不久的读者加我微信,聊到现状。多年的异地恋终于在今年修成了正果,为了在一起生活,她只能放弃原先熟悉的环境和工作,去到先生所在的城市重新开始。她曾以为这样就能带给自己安全感,可现实却很快...

慢热的人,更容易交到朋友

慢热的人,更容易交到朋友

我发现,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,所有的人都在马不停蹄地往前跑。每天早上,地铁门一开,所有的上班族都铆足了劲,用最快的速度,去抢空位。每天吃的一日三餐,也从现做的热菜热汤,变成了速食产品。而我们的感情,也...

文字的灵性

文字的灵性

回首过往,三五春秋。这大概是第一次,在纸上写下规定字数的文章。已经太久:不曾在横条纹的周记本上,写下或两三行的只言片语,或动辄两三页的恣意文字。还记得少年时,老师用黑板擦敲打着黑板,不厌其烦的再三强调...

发表评论

访客

看不清,换一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